脫氮現狀和問題分析污水處理廠脫氮存在問題 脫氮技術落后,外加碳源成本過高 目前污水廠應用最廣的脫氮工藝為傳統A2/0 工藝,該過程對進水中碳氮比(C/N)要求比較嚴格,理論上C/N為2.86才可反硝化完全,但在實際工程中,由于溶解氧(DO)及其他因素的影響,C/N一般控制在4~5,才能實現進水TN的高效去除,我國城市污水C/N低碳源不足問題一直困擾著TN的處理,在低溫季節這種現象更為嚴重。通常,污水廠為實現TN達標,會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,以保證達標排放:傳統碳源一般是甲醇、乙酸、乙酸鈉。葡葡糖等低分子有機物等,大都屬于化工產品,價格昂貴且資源有限,為應對傳統外加碳源在脫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研究者逐漸把目光轉向探索開發價廉高效的新型外加碳源來代替,或開發自養脫氟工藝技術,但目前距離廣泛應用仍有一段距離。 污水廠管理人員水平差,儀表選型安裝不匹配 除了污水廠處理工藝技術問題,在目前的運營方面也存在問題,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。一方面為運維人員管理水平問題,另一方面為儀器儀表。設備的選型安裝問題,在污水廠日常運維工作中,運營管理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對污水廠實際運行x效果至關重要,部分污水廠由于人員管理混亂及技術水平低下造成實際運行受限,難以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效率,其次,部分建造較早的大型污水處理廠由于設備/構筑物等老化問題,造成系統難以持續高效穩定運行。 工藝設計不合理,處理效能未達量佳狀態 工藝設計的問題主要包括預處理系統的設置和設計不合理,生物系統處理工藝設計存在問題以及深度處理單元效果不佳等,其中典型問題如:預處理系統消耗碳源過多、生化單元停留時間太短。CAST/氧化溝等工藝提標潛力低以及深度處理單元堵塞等問題,工藝設計問題不同程度的影響系統對污染物的去除,這一點在蘇錫常的污水處理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現。另外,污水廠普遍存在設計水量和實際運行水量差異大問題,設計不合理導致整體運行工況井不能發揮最佳效能,這也是垂待解決的問題之一。 總結:在國家政策推動及各地污水排放標準加嚴背景下,污水廠迎來提標改造大趨勢,面對市場需求,未來還需在技術研發,降低成本、提高運營管理水平,完善污水廠設計等方面持續努力,將我國城市污水廠脫氣能力提升至新的臺階,從而減緩環境承載壓力,保障水環境安全。 |